《认知觉醒》 - 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- MongoRolls技术博客文章封面

《认知觉醒》 - 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

published:
author: 芒果
minutesRead: 5 min read

peterchen97的读书笔记

所谓心智,通俗地说,就是我们看待人和事的态度,以及由此做出的判断与选择。

我发现每天有事情做不代表觉醒,每天都努力也不代表觉醒,真正的觉醒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,立足长远,保持耐心,运用认知的力量与时间做朋友;我发现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异是认知能力上的差异,因为认知影响选择,而选择改变命运,所以成长的本质就是让大脑的认知变得更加清晰

上篇:内观自己,摆脱焦虑

大脑

三脑理论

作者提出了三脑理论,即本能脑、情绪脑、理智脑。

时间: 本能脑(爬行脑) > 情绪脑(哺乳脑) > 理智脑(新脑)

理智脑虽然高级,但是出现时间晚,不够成熟,速度慢。
本能脑和情绪脑掌控了潜意识和基础生命活动,速度快。
日常绝大部分决策都是本能脑和情绪脑做出的。

大多数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在思考,其实都是在对自身的行为和欲望进行合理化,这正是人类被称作“自我解释的动物”的原因

避难趋易和急于求成是我们天性。
明明想要多学习,却总是想先玩一会手机。
明明想要多运动,却总是想明天再开始。
明明紧要的事情就在眼前,却总是想先做其他事情。

key: 本能脑的运算能力和情绪脑的行动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资源,应该运用理智脑去驱动本能脑和情绪脑。

焦虑的根源

有一段时间,我也特别焦虑,焦虑自己的生活,迷茫的未来,破碎的人际关系,直到触底慢慢反弹。
默默被动接受了焦虑,直到想通很多人直到中老年才开始自己的事业。

比较是偷走幸福的小偷。

  • 完成焦虑
  • 定位焦虑
  • 选择焦虑
  • 环境焦虑
  • 难度焦虑

焦虑的根源是:想同时做很多的事,又想马上看到效果。 人的一切痛苦,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— 王小波

信息社会放大了我们的焦虑,
小红书,朋友圈等平台的各种成功案例,
让我们觉得自己不够成功。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没有时间去调解

key: 反向操作

  • 克制欲望,不要同时做很多事
  • 面对现实,看清自己真实的能力
  • 要事第一,想办法只做最重要的事
  • 接受环境,在局限中做力所能及的事
  • 直面核心,狠狠逼自己一把去突破它

耐心

小说和短剧的火爆成功离不开他们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即时满足

面对天性,放下包袱,坦然接受
相信复利曲线
学习的平台区,波浪式前进 (比如算法的平台区

舒适区,拉伸区,困难区。让自己在舒适区边缘,不断突破

潜意识

模糊

认知模糊,情感模糊,行动模糊

消除模糊

感性

凭感觉学习,凭感觉,捕捉感性

元认知

自控力

下篇:外观世界,借力前行

专注力

学习力

行动力

情绪力

五件套

访问量: 0